假冒央企乱象引关注 国资监管强化防线
近日,商业发展中心披露两起假冒央企子公司事件,引发对国有资产监管漏洞的关注。据3月20日公告,经发云联(新疆)科技有限公司和恒成达信(重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通过伪造身份信息,将自身登记为商业发展中心唯一子公司国商(北京)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的下属企业。目前商业发展中心已澄清上述企业与其毫无隶属关系,并提醒各界提高警惕。
这一事件暴露出当前国资监管面临的挑战。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公司登记程序审核有限的漏洞,假借中央企业名义设立公司现象屡有发生。统计显示,仅国资委自2023年以来公布的假冒央企企业名单就已超过800家。这些“李鬼”公司通过伪造股权结构、虚构巨额注册资本等手段混迹市场,短期内难以被识别,给国资监管体系带来压力。
面对假央企乱象,国资监管部门正多措并举加以应对。国资委已要求中央企业及时公布假冒者名单、澄清事实,并配合公安机关打击造假行为。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企业登记审核,对股东资质和登记材料加大核查力度。专家建议建立央企子公司信息公开查询平台,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从源头堵住不法分子的可乘之机。
此次商业发展中心假冒子公司事件为国资监管敲响警钟。国资监管机构表示,将继续完善制度建设,弥补监管短板,对假冒国企行为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只有筑牢监管防线,才能有效维护国有企业的良好声誉和市场秩序,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