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泽世
执掌澳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1717.HK,以下简称“澳优”)20年的颜卫彬退场。
9月12日晚间,澳优发布公告称,颜卫彬因个人决定,投入更多时间在其他事务,遂辞去澳优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等职务。与此同时,吴少虹辞去执行董事等职位。
上述职位由伊利高管接任。至此,澳优从股权到管理层均进入“伊利时代”。
伊利为贯彻奶粉战略,于2021年斥巨资入股澳优。不过,奶粉市场近年来寒风四起,压力骤增之下,澳优也无法独善其身,营收、净利润均有下滑。
如今,澳优进入“伊利时代”,又将表现如何?
创始人退场
9月12日,吴少虹向媒体发表一封“告别信”,称为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投入更多时间于其他事物,已正式辞任澳优相关工作。
澳优于2003年9月15日在湖南长沙成立。颜卫彬作为公司主要创办人,担任董事长。颜卫彬在任期间,澳优于2009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也是首家在港上市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同时,颜卫彬将佳贝艾特打造成羊奶粉第一品牌。
目前,澳优已成为奶粉头部企业。公司成长至今,颜卫彬功不可没。
对于此次职位变动,颜卫彬表示:“伊利战略入股澳优以来,双方在科研协作、供应协同、品项扩展、品牌提振、效率提升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度的协同,伊利集团也投入很多资源帮助澳优发展。在澳优二十周年来临之际,迎来拥有丰富行业经验和优秀管理能力的新管理团队。我相信,在他们的带领下,澳优一定会成为一家备受尊敬和信赖的营养健康食品企业。”
颜卫彬、吴少虹二人虽已辞职,但仍持有澳优股份。澳优2023年半年报显示,颜卫彬持股4.24%,吴少虹持股0.14%。
澳优于2021年被伊利招入麾下。彼时,伊利以62.45亿港元取得澳优34.33%的股权,成为澳优单一最大股东。此次交易也是近年来中国乳企间规模最大的一笔投资并购。
此次并购一方面是基于伊利对于奶粉业务的完善,另一方面则是澳优在奶粉行业的地位,尤其是在羊奶粉业务上的领先。
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澳优旗下羊奶粉品牌佳贝艾特,已连续5年在中国进口婴幼童羊奶粉市场销售份额中占比超6成,持续领跑羊奶粉赛道。
伊利接管两人辞任后,伊利派驻自家高管接管澳优。
张占强获委任为澳优新任董事局主席,任志坚为澳优行政总裁(CEO),以上辞职和任命自2023年9月12日起生效。
公开资料显示,张占强于2007年1月加入伊利,历任液态奶事业部副总经理以及伊利财务管理部总经理,现任伊利总裁助理。
任志坚则是于2022年7月加入澳优,同年12月担任澳优中国区CEO一职。此前,任志坚曾在伊利冷饮事业部、奶粉事业部工作二十余年,担任负责营销的副总经理。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董事会秘书、公司秘书等职位也有变动。从变动人员履历上来看,除此次担任公司秘书的黄沛翘以外,其余接任者均是伊利出身。
“以颜卫彬为代表的管理团队将澳优打造成一家极具特色的国际化企业。”张占强指出,“当前,行业正处于特殊历史时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希望新的管理团队接棒后,开启奋斗进取的新征程,实现公司更高质量的发展。”
目前,伊利还在不断增持澳优。截至今年上半年,伊利持股比例为59.45%。
乳业专家宋亮表示:“伊利全面接管澳优以后,会进一步整合澳优品牌、产品供应链,产品渠道等方面,与伊利全方位的打通、融合。”
挑战重重
近年来,伊利与蒙牛的基础战略相同,也就是夯实基石业务——液奶。在此之上,则是对于其他盈利点的考虑,双方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蒙牛选择主攻新兴产品,如奶酪、鲜奶等,试图成为这些品类的领路人。伊利则是在奶粉、冰品、成人粉等方面煞费苦心。
澳优,就是伊利选中的“尖兵”。
澳优凭借“牛羊并举”的策略在奶粉市场上大展拳脚。2016年至2020年,澳优营收从27亿元涨至近80亿元。
但是近年来,受国内市场出生人口持续走低影响,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进入挤压式竞争新阶段。品牌集中度日益加速,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婴配粉行业销售额进一步下滑,婴幼儿配方牛奶粉及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分别同比下滑14.0%及14.7%。
澳优也在穿越周期的过程中受挫。2021年,澳优核心业务牛奶粉、羊奶粉销售额增速较上年同期相比放缓。2022年,该公司营收、净利润双降,尤其是净利润下降七成。
澳优将之前的下滑解释为梳理渠道导致的阵痛。
今年上半年,澳优收入35.12亿元,同比下降3.7%;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减少10.3%。其中自家品牌配方牛奶粉业务经过2022年的调整,于2023年上半年初现成效,收入同比提升2.4%。
但是,羊奶粉佳贝艾特在国内市场处于下滑状态。该公司表示,销售额下滑主要由于中国出生率下降令市场竞争激烈,以及于2023年上半年增加折扣清理旧品牌悠装库存所致。
横向拓展
婴配粉的生意暂遇行业难题,澳优选择横向拓展业务,进军营养品行业。
中华网财经从澳优方面了解到,该公司旗下营养品有爱益森、NC胃粉、苏芙拉等200多个品种。益生菌方面,澳优旗下益生菌品牌锦旗生物申报的鼠李糖乳酪杆菌MP108,获批婴幼儿菌株,成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株可食用婴幼儿菌株;特医食品方面,澳优获得了湖南省首张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证。
目前,澳优旗下已有3项特医食品获得注册批准,6项各具针对性的特医食品正在进行商业试产。
澳优相关工作人员向中华网财经表示,“澳优当前的业务重点还是聚焦在婴配粉,但澳优致力成为一家全球性的配方奶粉和营养健康服务公司。澳优对于将益生菌、营养品、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的技术储备转化为市场优势的信心、决心都很大。”
乳品企业向营养品转型已成趋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健合集团营养品业务已撑起半边天。今年上半年,健合集团维生素、草本及矿物补充剂产品营收近29亿元,替换婴配粉成为“No.1”。
在宋亮看来,“传统奶粉企业向全家精准营养转型已经是目前发展的大方向,随着中国人越来越重视健康和营养,像Swisse这类营养产品在中国市场热卖,是必然的趋势。”